一時,佛在舍衛城。(譯者:據說佛在此居住了二十五年,也有說是
二十四年。佛當年所居的遺址尚在,在更頓秋培所著的《印度佛教史》與
許多印度的佛教史上都有明確的記載。佛陀的宿舍、僧眾的寮房等遺址都
非常明顯,前幾年上師如意寶(Cinta Mani)曾親自朝拜。舍衛城距鹿野苑
之間的距離,若乘坐火車約幾個小時的路程,相當於色達去道孚的距離,
因佛在舍衛城居住很久,故許多公案在此發生。)城裡有位薩迦國王,鹿
野苑有位梵施國王,兩位國王因一些爭議而起兵征戰,雙方均是傷亡慘重。
一日,梵施國王又率領軍隊在康丹河邊安營紮寨,氣勢洶洶。薩迦國王也
是不甘示弱,統率大軍不可一勢地湧向康丹河,準備迎戰。雙方交兵,死
傷眾多,兩國兵力相當,作戰良久,難分勝負。正打得難解難分時,薩迦
國王生了位秀麗的女孩,而梵施國王家也生了位端莊的男孩。雙方都歌舞
奏樂,慶賀各自孩子的降生。此時兩國都聽到對方的歡悅聲,於是便派人
探情,得知:薩迦國王得了個王女,梵施國王得了個王子。梵施國王暗自
高興:這是個很好的緣起,雙方對陣時,同時各得一子,將意味著和平的
到來,停戰合親。於是,派一來使與薩迦國王和談:「雖然咱們兩國一直
是兵戈相交,但現在,我方願意停戰,並希望貴國的小王女能許給我國的
小王子和親解結!」薩迦國王聽此很是高興,心想:自己兵戎戰場,操勞
國事,夠艱辛的了,如果兩國和好,正合我意。雙方互相道歉,(師言:
原在爐霍的羅科瑪和宗麥兩個部落曾天天打仗,後來也是採取和親的辦
法。從那時起,部落之間的戰爭就平息了。)還以厚禮互贈。在給薩迦國
王女取名時,國王想:自王女誕生起,戰爭便停止了,自己身心安樂,故
取名生樂母,並精心地餵養她,生樂母如海中之蓮很快地成長著。她自幼
秉性賢善,皈依受戒,好行佈施,經常去尼眾經堂聽經,對釋迦佛生起極
大信心,並證得無來果(Anagami) ,具種種神通及八大解脫⑴(Attha
Vimokkha)等功德。回到宮中,對父母顯示神變並告訴父母:「我已得如是
勝法,不願再享受世間的生活,願於佛陀的僧團中出家,請父王母后恩准!」
父母都說:「你要出家我們無權開許,因你剛生下來就已許配給梵施國王
的王子了,你當去他面前請求。」聽了父母這番話後,王女就說:「好,
我自己去跟王子商量。」而她的父母卻暗派信使對梵施國王說:「你們是
否應擇吉日將王子的婚事辦了,否則,王女若出家了,我們可是沒辦法了。」
梵施國王聽後馬上選定吉日,通知眾人參加王子的婚禮儀式。當天,王子
身著最上好的服飾,王女也是身著妙衣霓裳,被接到鹿野苑。這時,王子
王女各坐在一張凳子上,正準備舉行儀式。突然,王女飛在空中顯示種種
神變,如打雷下雨、閃電發光、下冰雹、燃火等等。並對王子說:「我已
得勝法,不願在欲界⑴(Kama Dhatu)享受,以後您自己隨便,但請您同意
我出家!」王子想了想,覺得王女言之有理,就對她說:「請下來,我好
說,您自己怎麼做都可以。」王子答應了生樂母后,生樂母就高興地對在
座各位傳講了一些佛法。後來,她得到父母的恩准,直奔給孤獨園佛陀座
下。她於佛前雙足下合掌,恭敬頂禮,祈求:「世尊,如有因緣,請世尊
慈悲攝受,我願出家受持淨戒。」佛陀開許了,把她交給眾生主母。眾生
主母為她落發、授戒、傳法,她自己也是勤懇精進,斷盡了三界煩惱,獲
得了羅漢果位,親證殊勝的境界,諸天也讚歎其功德。這時,她已成了尼
眾中智慧第一的聖者。那位王子聽說生樂母已得聖果,也在釋迦佛教法中
出家,他勇猛精進,後來,斷盡了一切煩惱,獲證羅漢果位。
諸比丘請問:「世尊,以何因緣,王子王女皆生於高貴王家?以何因
緣,皆於佛生歡喜心,出家證果?」世尊告曰:「這是往昔的願力所致!
眾比丘,賢劫人壽二萬歲,人天導師、如來、正等覺迦葉佛出世。時鹿野
苑有位財富圓滿的施主,與妻子共享安樂,並對迦葉佛具大信心,二人共
議:『我倆膝下無子,甚多財產也無意義,不如趁有生之年於迦葉佛前作
些功德。』商定後,他倆用自己的財富修一座經堂,供養迦葉佛及僧眾。
後來他倆都在迦葉佛前出家。雖然,他們一生中沒得聖果,但臨終時他們
共同發願:以今生佈施出家之功德,願我們生生世世財富圓滿,生於貴族
王家,值釋迦世尊出世,令佛歡喜,於佛教法中,一起出家,證羅漢果。
他倆如此發願,憑其願力成熟故,今生富貴家,得以出家,並證聖果。今
王子王女即迦葉佛前之夫婦倆也。」(譯者:這個以願力成熟果報的公案
啟發我們:在釋迦佛教法下,如果我們不能證果,但只要好好地發願,將
來在彌勒佛出世時,也能獲證果位,故發願很重要!)
阿彌陀佛
本網多轉載,歡迎各位轉貼,讓更多人了解因果,知道佛法的好,文章中若有錯誤的地方,請依照佛經上的為準,若有文章侵權請各位告知,必定刪除,多謝各位。
- Oct 13 Sat 2018 00:51
(8)生樂母—婚前證果 智慧第一 (轉貼)
close
全站熱搜
留言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