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一時,佛在捨衛城。祗陀園的附近有一群□牛,其中兩頭大□牛互

相角鬥,一頭□牛鬥輸了,被另一頭牛將其肚皮挑破,內臟都流了出來。

雖然它身受重傷,無力地躺在地上,但它的嗔恨心卻如烈火般難以抑制。 

    我等大師、如來、正等覺釋迦牟尼佛,是眾生唯一的怙主、救度眾

生的慈航,具有二種智慧等無量功德,時時刻刻觀照著一切眾生,即便是

大海離開波浪,佛陀對眾生的悲心剎那也不會離開。

    世尊觀知那頭受傷□牛被調化的機緣已成熟,便從祗陀園來到了□

牛身旁,對這頭受重傷未死的□牛做了很細心的包紮:把全部的內臟洗干

淨,輕輕地放回體內,然後把傷口縫好。此時的□牛嗔心小多了,佛陀喂

它一些水草,並對它宣說:「諸行皆無常,諸法皆無我,涅  即寂滅。你

應對我生起歡喜心,這樣,能使你脫離傍生界。」(譯者:不僅是□牛,

另外的許多有情也是通人性的,雖然它們不能用人的語言表達,但從它們

的動作、眼神上,都能體現出它們也通人情,請大家仔細觀察。)如是宣

說後,□牛對世尊生起了歡喜心,(譯者:在臨終時的起心動念特別關鍵,

無論如何要生一個善念,最好是生起一個往生清淨剎土的念頭。)在歡喜

心中它去世了。之後,它投胎到捨衛城中的一位大商主家。商主的妻子生

下一個非常莊嚴的孩子,商主夫婦給孩子舉行了隆重的賀生儀式,用牛奶、

酸奶等精心餵養著,給他取了適合其種姓的名字。七歲時,他對釋迦牟尼

佛的教法生起了很大的信心,得到父母開許後,於佛陀教法下出家。出家

後他精進修持,很快滅盡了輪迴的煩惱,獲證了阿羅漢果位,具有種種神

變。經常依靠神變去別的地方找一些果實鮮花等來供養僧眾,僧眾對他的

成就都感到稀有。(師言:如果守持清淨的居士戒,精進修持大圓滿法,

到彌勒佛出世時,肯定能得果位。這位沙彌年僅七歲,就已得羅漢果。)

便於世尊前贊曰:「稀有!稀有!年僅七歲,便已得到了如是功德和神變。」

世尊言:「此非稀有。你們還記得祗陀園附近曾有一頭受傷的□牛嗎?當

時,我為它包紮好傷口,對它宣說了佛法,後來已在對我的歡喜心中去世

了。」「記得,記得。」世尊告曰:「當時,因它對我生起了歡喜心的緣

故,去世後,投胎在商主家 。七歲時,在我的教法下出家,精進修學,

斷除了煩惱,證得羅漢果位。」諸比丘復次請問:「世尊,這位沙彌以何

業感轉生□牛?又以何業轉得人身,對佛生歡喜心,斷盡三界煩惱,獲證

阿羅漢果?請為吾等宣說其前後因緣。」

    世尊告曰:「曾在賢劫人壽二萬歲時,人天導師、如來、正等覺迦葉

佛出世。時有一比丘僧是僧眾的供水執事員。一次,有位羅漢比丘無意中

撞到了他,把他手中的水瓶碰掉在地上。他生起嗔恨心,惡口罵道:『你

簡直象□牛一樣,走路也不看,把我的水瓶給碰掉了。』羅漢比丘聽了,

覺得他這樣惡口罵人,造了很大惡業,想救度他。羅漢比丘把他叫到沒人

的地方對他說:『你覺得你是什麼人,我是什麼人?』『怎麼?你是出家

人我也是出家人呀!』『當然都是出家人,可我已遠離了一切束縛和煩惱,

而你還是煩惱粗重的出家人,我們兩個根本不同,你如果不好好懺悔,恐

怕生生世世要受極大苦報的。』聽了羅漢比丘如是勸誡後,他生了很大的

後悔心,馬上頂禮羅漢比丘,發露懺悔罪業。在臨終時他發願:願我惡口

辱罵聖者的果報不要成熟,願我一生出家的功德,將來在釋迦佛教下令佛

歡喜,出家證得羅漢果位。諸位比丘,你們是怎麼想的?當時的這位供水

執事員即現在證果的沙彌。當時,他以嗔心惡口罵羅漢的果報,於五百世

中轉生□牛。(譯者:《百業經》中,講惡口罵人的果報比較多。所以,

大家平時一定要注意,不可隨便惡口罵人,別人若有小小的觸犯之處,不

必去計較生氣,一旦造了口業,事後追悔莫及。)因他當時在迦葉佛教下

如是發願故,今於我教法下獲得人身,對我生歡喜心,七歲出家,精進修

持,獲證羅漢果位。這是他的願力所致。」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小宇 的頭像
    小宇

    請常念南無阿彌陀佛

    小宇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